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
来源: 作者:发布日期:2014-06-07
为了探索保护珍稀茶树名丛大红袍的路子,深入研究其生物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特点以及成茶品质,让名丛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课题自1963年3月开始实施至今,历经40多年持续不断的选育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武夷山市的“岩茶之王”焕发了青春。
1、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
1.1大红袍溯源
“大红袍”茶树是世界珍稀的名贵树种,也是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区中独特的茶树名丛,其稀贵的成茶产品“大红袍”一直作为“御用”贡品,故又有“国宝”之誉。它发现于清朝中叶,最早见诸文字的是:1839年郑光祖《一班录杂述》,载曰:“若闽地产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该茶树的冠名.据武夷天心岩寺僧人说:“该树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其他还有几种神奇传说。大红袍茶树原产于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的峭壁之腰坎园上。1927年,有寺僧请当时任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县长吴石仙题刻“大红袍”三个字于岩壁。九龙窠处于幽深的峡谷,九座嶙峋的岩峰犹如九条将要腾空而起的游龙。附近巨石盘错,峰顶细泉飘落,山涧泉水淙淙,环境荫郁,窠岩脚下平地上茶树丛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茶树孕育了丰富的内含物,优异独特的“大红袍”成茶品质,被誉为“茶中之王”。
1.2“大红袍”繁育发端
“大红袍”至1963年还仅仅是3株名丛,又被列为重点保护树种,一不准随便采摘;二不准随意繁衍。何况过去尚无能保持原母树特性和优良品质的繁殖方法。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尚无前人对此树开展选育研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福建省茶业主管部门和省茶科所,在茶区调研考察中,总结并开始推广应用茶树短穗扦插这种“无性繁殖”育种技术后,为我国的繁育优良品种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省茶科所在征集福建省茶树品种资源中把征集珍稀名丛品种列上了研究对象,大红袍的繁育自此端倪渐显。
2、研究方向和方法
2.1异地选育研究
这项选育与推广研究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选育——繁育——中试——推广应用。
1963年春,在有关方面和崇安县政府的支持下,省茶科所派了谢庆梓来到武夷山,在熟悉大红袍情况的僧人指导下,从3株“大红袍”中采集到正本(中间一株)、副本(两旁)的母树上各剪枝各10枝带回该研究所。当年3月,黄修岩将它剪成插穗41根,于苗圃中进行了扦插繁殖,经一年培育,成活14株茶苗(其中正本苗11株)。自1964年始至1995年的三十二年间,他们采用逐年选优“正交”“加权”繁育种苗,并作适应性试验栽培。这期间,逐年从新培育的茶树上采摘少量鲜叶,经他们手工精心制造出0.1-0.2公斤的正丛“大红袍”。每年用新育的新产品与副本大红袍及其他名丛进行对照性鉴评,终于首次选育出最优的,与母本(正丛)相同的大红袍良种。
2.2还原繁育研究
为了验证新选育的正本大红袍茶树,能否在原产地武夷山繁育,并探讨其栽培性状与表现。1985年11月,陈德华从福建省茶科所“秘密”引回5株正本大红袍茶苗,于11月17日种植于武夷山市茶科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并交于该所技术工人李秀华精心管护,使其茁壮生长。次年始逐年繁育苗木,逐步扩大栽培和育种数量。
2.3所内外中试
自1990年前后至本世纪初,由武夷山市茶科所连延续繁育的正本大红袍,逐步从所内扩大到正岩茶产地附近进行栽培中试。随着繁育苗木数量的增加,茶区试验种植的面积也逐年扩大。正本大红袍的种性特征和产品品质,在中试中也逐渐被茶农、茶商所认可。
2.4茶区应用推广
四十年后的2003年前后,新选育的大红袍已半公开地在武夷山岩茶产区示范推广,产制的“大红袍”在北京等部分省、市茶叶市场露身,受到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其推广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研究主要成果
大红袍良种从选育至繁育、自繁育中试到推广应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立项研究,但在民间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对比、不断试验,取得丰硕的成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其表现:
3.1保持了亲本遗传优势不变:
虽然持续40多年采用无性繁育,但其无性系后代大红袍的优点仍无变异。据黄修岩等30余年的逐年对比鉴评,新选育的大红袍成品茶品质与母本特征相同,比副本与其他名丛更优。又据陈德华等逐年鉴评及2005年春茶对武夷山各品种茶叶品质评比结果,新育的大红袍桂花香或粽叶香明显,与前人描述的大红袍(母树)九泡尚有“桂花香”相似。
3.2摸清茶树生物学特征:
大红袍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2m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枝梢向上斜生;叶长6—11cm、宽3—4.3cm,中叶型,叶形阔椭圆,叶尖钝略下垂,叶缘略向叶面;叶色绿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齿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花径3×3cm,花萼5片,花瓣6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带红、毫尚显。萌芽期比肉桂迟。
芽叶开采期,据1941年林馥泉记载,九龙窠(母树)大红袍采摘是5月17日。新育的大红袍,2005年小开面采摘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月16日;高山区为5月18日。
3.3中试栽培研究成果明显:
2000年陈德华在武夷山星村镇前兰山地梯层茶园进行中试栽培研究,种植面积0.26hm2,采取单株单行条栽,行距150cm、株距40cm,每667m2用苗木2000株。经八年培育结果,仅采春茶一季总产为220kg,平均667m2产56.4kg,卖价达1500元/kg。
3.4大红袍成茶品质优异:
在省茶叶研究所栽植的大红袍鲜叶,经多年反复手工制作的成品茶品质特点是:汤色红润、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岩韵”明显。在武夷山中试基地采制的大红袍比其它品种更独特之处在于,成茶香气清雅、幽长,更具桂花之香,或带竹叶香。保持了母本的特有优良品质。
3.5示范推广基地逐步扩大:
从2003年以来,在中试成果良好效益的驱动下,新育的大红袍逐步被武夷山茶区茶农或企业家所应用推广。目前在武夷山市的武夷镇天心岩原产地和星村镇等周边3个乡(镇)10多个示范基地都栽植推广了大红袍,还有少量在市外试种。随着推广地域和茶园面积的扩大,基地规模越来越大。
大红袍良种茶园面积从2000年的0.26 hm2(中试园)发展到2007年10月的40 hm2,采摘面积达20 hm2。
3.6示范茶园生产效益突显:
1995年中试茶园新植的大红袍,采制的少量成品茶,曾以每公斤3万元价格售出,并转销到国外。近年更有韩国客人等求购。2007年,茶区生产的大红袍,每hm2平均单产450kg,每kg平均售价400元左右。
4、成果的应用及建议
珍稀品种大红袍的选育和推广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公开。只是在课题研究人员中默默地进行着。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在2002年省茶叶学会主办的首届国际(福州)茶博会上,新育的大红袍产品才首次在福州面世,其后又连续三次在北京的三届“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中,大红袍在京城展示,才扬名于中外,开始走向世界。大红袍的荣誉为武夷茶叶企业带来新契机,也促进了新育的大红袍进一步繁育传播。为使应用推广得以健康进行,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4.1保持后代母本的遗传优势:
今后在任何情况丁,都应推广应用选育新技术、新成果,保持纯种。
4.2搞好标准化工作:
要加强大红袍原种繁育后代的标准化制订,区分正本、副本和岩茶茶叶标准样。确保大红袍的优良品质和历史盛誉。
4.3搞好扩大管理工作:
要加强大红袍应用推广的管理工作,防止一哄而上,杜绝采用有性繁殖的方法育苗,以免品种混杂和遗传变异。
4.4坚持科技创新:
要进一步研究改进新育大红袍的栽培技术、制茶机具和工艺技术,使珍稀良种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5加强良种产地保护工作:
建议当地茶叶部门要加强推广应用大红袍的领导和管理、搞好“国宝”原产地保护和新育良种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