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却的回忆

来源:   作者:发布日期:2014-06-07

                                                                                   —回望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

一、崇安县有了个茶叶科学研究所
原址在天遊莑上的崇安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据原茶业局副局长严孟荣同志回忆,它成立于1960年,所长由县委主要领导兼,副所长由县茶业局局长周文礼兼,当时茶科所具体由朱寿虞同志(1956年浙农大茶叶系毕业)负责,朱回忆说是60年春节过后(60.2.1)即去上班,共有三名专业技术员和几名临时工,到1962年茶科所就下马了(在那个年代背景下已无法维持下去),这期间在天遊莑附近共垦复有茶园19.2亩。
这是朱寿虞同志当年在茶科所留下的照片。


二、崇安县又恢复了茶科所
1963年8月,本人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崇安县茶叶公司工作,报到后随即和公司年轻员工一起到天遊参加劳动(茶科所茶园),当时是吃住在马头小队天遊区水旺茶厂,历时约一个月。
1963年9月我被正式安排茶科所工作。
当时天遊莑无人居住,曾被用作茶科所使用的小洋房也是一幅破旧景象,整理房屋时,门无锁,门窗破损,玻璃破碎,房间内蜘蛛网随处可见,房子边杂草丛生,大家在清理卫生时,在妙高台的洋楼内发现了一块木板,一看是长约2米宽约25公分的崇安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的牌子,擦去灰尘后,还是很新的……
经过几天清理,当年的茶叶科学研究所就这样又重新开始了……但连工人在内只有二个人!第二年才多了一个长期临时工。
转眼到了1964年春天,当年建所时新种的茶园已能少量开采了,所以于春茶前在道观墙边临时简易搭盖了约30平方米房间供作炒茶、揉茶场所,在道观底层整理一间作焙茶间,在道观内又整理修建一间作做青间,就在这种条件下(无电),茶科所第一次开始按传统的方式采制春茶,恰好省茶叶研究所的陈树森、林挺秀二位技术员(省研所制茶能手)也一起参加了春茶采制,筆者第一次参加岩茶初制工作,从而认识了水仙、肉桂茶的品质特征,1965年春茶时又一次重现了肉桂查邓品质特色……
1965年10月,筆者被派参加邵武县社教工作,茶科所工作由李光玉同志接任。


三、茶叶研究所在发展中
1、1972年第一次迁址由李光玉同志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晒布岩下盖了一座约1000平方米的综合楼用作制茶场所、办公、住宿、使茶科所从天遊岩搬到六曲区边旧貌换新颜,73年以后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近500平方米建筑物。
2、垦复扩大茶园
筆者1972年7月第二次到茶科所工作,除了扩建住宿场所外,主要是扩大茶园,主要依靠与马头生产队调换茶园、与星村有关单位和个人购买茶园,以及自行垦复一些茶园,到1985年约有140亩茶园,形成从八曲到五曲,沿溪两岸几采都是茶叶研究所的茶园。
3、再度搬迁
从1981年到1987年由于茶叶产量增加,老厂房已不能适应生产需求,茶叶研究所逐步向御茶园旧址搬迁,并在景区管委会和陈建霖同志大力支持下,再次将茶叶研究所从晒布岩下迁至御茶园,建筑物规模由1500平方米左右增加到2000平方米以上,到了1994年止,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这样很有意义的将茶重现在当年的御茶园旧上,这是迁移至御茶园前筆者与时任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叶以发同志在研究所门口合影照片,

四、茶叶研究所都做了什么?
武夷山茶叶研究所虽是个先天不足的小单位,但在上级领导如赵伟卿(时任茶叶公司经理)赵大炎(时任岩茶总公司总经理)等以及省茶叶研究所,省、地、县科委,省地有关业务部门及茶叶界前辈的关怀下,切切实实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 大力推广发展肉桂茶生产
肉桂品质早已出名,但在很长时期里没有发展它,茶叶研究所自1973年来,在本所就
开始广大种植肉桂,成为茶叶研究所当家品种,后来成为向全县提供苗穗的主要单位,现在武夷山市茶园种植的肉桂茶,几乎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茶叶研究所所提供的茶苗或苗穗,而且还推广到地区各县市种植,现在肉桂茶也是武夷茶区最主要的当家品种之一,当年茶所研究种植较罕面积最大的一片肉桂茶园,去年被列入保护对象。
已整理武夷名丛单丛,建立标本园
以前,武夷山流出有很多名丛、单丛、花名,单多停留在以前书本和茶人的记忆中而已,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一直得不到____
1979—1980年期间,在省科委县有关部门及天心村(大队)和各个自然村(小队)的全力支持下,对武夷山名丛、单丛进行了几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群众性的(而非局部或个人行为)挖掘、整理、保存工作,几乎含盖整个岩茶产地而非个别茶厂、岩峰)当时天心村大队长陈仅华从始至终参加,每个生产队开会时所有茶农都参加,其中周云福、李志坤、王荣辉等人也都积极参与,丛留穗到育苗,前后历经二次,共征集到216个名,单丛,最后由于场地有限只种165个名,单丛(现有123个),而名,单株母树则由茶农进行管护。
1981年在御茶园旧址,当时修建前地形索目鱼骨,种有一些地瓜和几十丛采茶,建立了五坪共五亩名丛,单丛标本园,种植收集来的165个各种小茶苗其规模,质量比起当年的御茶园的茶园茶树无法可比,今日的御茶园茶树象征是丛林,千姿百态,不论从生产性,观赏性,科研性来说,都故有价值,在全区是少有的宝贵资源,得到同行的认可,它无形中给武夷山茶文化提供了实物凭证,丰富了茶文化内容,长年也被农业厅列为保护对象。
3.参加各地名茶评比,为武夷岩茶增光
自1982年首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以来,茶叶研究所名义选送的茶样,每一次都获得名茶称号,(包括1994年海峡两岸名茶评比,全国性,省,县)是武夷山获奖最多最早的集体单位,为提高武夷岩茶知名度,为武夷岩茶的发展做出了共献。
4.改进岩茶初制设备
对岩茶做青设备,如杀青机、烘干机、热风炉等都有进行过改进,并被广大茶农采用尤为突出的是于1985年首次采用微电脑控制做青程序并获成功,它有似全自动洗衣机似,极大的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将为武夷岩茶初制积累有关数据,探索做青相关规律,尽管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但目前已在一些茶厂使用。
5.首推商品大红袍小包装上市
1985年经精心策划、设计,并征求茶叶界前辈的意见和赞可,于九月底展示15g装商品大红袍包装茶上市,这一破天荒的举措竟一炮打响市场并大获成功,至今历时20多年,形成知名品,牌经久不衰,为发展武夷岩茶生产做出贡献,1990年中国著名茶人陈椽教授欣然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题写“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提”,至今已成特有标识。1985年首推第一款大红袍包装图片。
6.引种,繁育,推广大红袍茶
1985年前,武夷山大红袍大都九龙巢,那几株,如今已有了极大的变化,1985年11月,笔者已离开茶叶研究所,到星村镇政府工作,趁参加省所五十周年所庆之际,想所培育室主任黄修岩同学私下要了五株大红袍茶苗回娘家秘密的寄种在御茶园名丛标本园内,(该大红袍茶苗经省茶叶研究所认定毛茶品质优异)此后并不断繁育推广,从而使大红袍茶在武夷山产区有了名符其实的大红袍茶了,经多年发展,如今已有详单的种植面积,并少量被引种到省内外茶区种植。
这是在御茶园中的大红袍图片。
7.选育名丛初见成效
1988年由县科委主持组织对武夷山名丛、单丛首次进行评选,参评单位包括天心大队、崇安茶坊、综合农场、茶叶研究所等,审评人员有陈书省茶师、叶先顺、姚月明等,在众多参评茶样中,列入前十名的茶样中,茶叶研究所占七个,而前四名的茶样中,崇安茶坊占二个,天心大队占一个。以后又在省茶叶研究所帮助下,整理推出大红袍等十大名丛进行试验推广种植,94年海峡两岸名茶评比,茶研究所选送半天妖、金锁匙均获大奖。当然御茶园名单丛资源还有待以后继续整理以及发挥作用。
8.在御茶园遗址上建武夷岩茶初制厂
历史上的御茶园有制茶场所,建厂前只见一些瓦片杂物,茅草,二人高的小杉木,由于产量增加,在学区准许单位领导全力支持下,1994年在御茶园遗址上建了一座约1000平米的初制厂房,虽不是当年的模式,但至少填补了历史上曾有的内容,使当年御茶园制茶场所有了新的延续和发展,委武夷山茶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9.修复御茶园标记性实物—通仙井
武夷山能够证明元朝御茶园遗址的实物就是各种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御茶园有通仙井,通仙井终年有水,深约2米、修复前设有井圈、只有井圈座,后来对水井原样加高,现在约有3米深,另配上井圈,如图,至此,历史上,御茶园有茶厂制茶场所,有茶园、有通仙井,如今都相应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茶叶研究所为武夷山茶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0.首推出使用采茶机和修剪机
武夷山茶区历来采用手工采茶和人工修剪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武夷岩茶生产。
1996年茶叶研究所与星村永生、九曲二个茶厂共同购买了采茶机和修剪机,并在各自茶园里使用并获成功,原先那些有思想顾虑的行家也不再多说了,武夷山插曲随即很快使用采茶机和修剪机推广到其他茶坊,至今已普及到右条件的茶场当初大胆的一步,为发展武夷茶区岩茶生产作出意料之外的贡献,深受茶农欢迎!


五新形势下的茶叶研究所
当年能够成立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经历上马下马恢复发展,有其时代背景和那个年代的烙印,单它毕竟在武夷茶区走过了五十个春秋,笔者对它有过欣慰,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也有过遗憾,但事实无法因人想象而改变,若用假如,如果回忆这一段历史,实在无法说清楚,但我愿引用历史的天空歌词中的几句话作为我对茶叶研究所五十年的感悟: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原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 陈德华
2009-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