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故事、传说系列:“伐纣会盟”武夷君献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站长发布日期:2014-06-07

           贡茶是古代地方(部落)专门进献给帝王或国君(盟主)的乡土特产,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据《华阳国志》记述,以茶作贡品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南方庸、蜀、羌、苗、徽、垆、彭、濮八个小国兴兵来会盟,当时茶叶已作为一种土特产进贡。商纣是以酗酒著名的,在《商书·酒诰》中说:统治阶级沉溺在酒里,腥秽冲天,连天都发怒了。周武王则与纣王恰恰相反,由于他的治国方针是勤俭节约,严禁饮酒。在这样情况下,他将各国的贡茶来代酒,无形中促进了茶业发展。

          南方八个小国的贡茶,可考的似属武夷君献茶。 

         “闽之有书,唠自职方氏。”(黄仲昭《八闽通志》)据《周礼·职方氏》载:“叔熊氏避难于濮,随其俗,后子分七种,古谓之七闽。”汉经学家郑玄援引《国语·郑语》中“闽芋蛮矣”的话,以作七闽的注解:“闽为蛮之别种,而七闽乃周所臣服国数也。”李光坡《周礼述著》卷十九按辛为楚国姓。这就是说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称为蛮的南方少数民族。3000年前的叔熊氏居濮地,尔后才有七闽,从而得知武夷族是濮人的一支。七闽的分布地区甚广,包括今天的全部福建。当时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无统一君长,据传曾参与武王伐纣的军事行动。

         福建考古界对武夷山架壑船棺进行发掘,经碳14测定,得出船棺制作年代距今3620±130年上限年代早于殷。这说明相当夏商之际,武夷山区就有先民居住,其族号为“闽濮族”或“武夷族”。武夷山古代传说中的武夷君当为其君长。闽濮族比闽越王无诸(前340一前l10)统治早800多年,是早期活动在闽北山区的福建土著,过的是氏族社会生活。《武夷山志》记载:武夷茶属野生,非人力所植,“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释超全《武夷茶歌》)。这位献茶老人就是汉祀者武夷君.也就是闽濮族君长.向周武王献茶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华阳国志》中贡茶的“濮”与《八闽通志》、《福建史稿》上的“濮”,正与武夷山船棺葬之族属“闽濮族”考证相同.史实相符.从而证实商周时建茶已和巴蜀茶一道作为贡茶而问世了。